婆婆心中的亲女儿,他人眼中的真典范
2021-11-09 15:27:11          编辑:蔡依秦 |          浏览量:75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11月9日讯 赵必年,常德市鼎城区牛鼻滩镇永福村人,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侍奉年迈的婆婆、关心智障的兄弟照顾两个外出务工儿子留下的四个子女用坦然的心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用爱心和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赵必年出生在一个苦难的家庭,母亲在她十岁左右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父亲作为军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也落下了一身病根。母亲离世后家里的一半担子就落到了赵必年的身上,年仅十多岁的她不光要照顾家庭,还帮助父亲辛辛苦苦把弟弟妹妹都拉扯长大。生活的苦难并没有将她击垮,反倒是磨练了她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对生活的珍惜。

嫁到永福村后,赵必年依旧保持着她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赵必年主动照顾她的婆婆近20年,尤其是其丈夫的兄弟曾进宝在7年前去世后,照顾婆婆的任务几乎全部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但赵必年从没有半点怨言,却一直把她的婆婆当作亲生母亲看待,已经90多岁的婆婆身体不好,生活的自理能力较差,婆婆的日常生活都是由她来照顾。赵必年每天都去给住在老公的兄弟曾祥专家中的婆婆送饭,而且还经常想方设法变换口味,增加婆婆的食欲。婆婆生病卧床的时候,她就日夜守护在婆婆病床前,精心照顾,细心伺候。赵必年的关心和照顾让婆婆很是感动,老人逢人就说自己得了一个跟亲闺女似的孝顺的儿媳妇。

赵必年和其老公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也给赵必年夫妇生育了四个孙子孙女。孩子的开销大,为了更好的满足孩子和家庭的开销,赵必年的儿子和儿媳都选择了外出务工,一个常年在广东,一个全国各地到处干活,照顾养育孙子孙女的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到了赵必年两口子身上。为了让在外务工的子女们能更加安心的工作,赵必年把她的孙子孙女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们也顺顺利利、开开心心的长大,大的已经读了大四,小孙子也已经上了初中。奶奶的疼爱也让孙子孙女们对赵比年很是爱戴,逢年过节都会回到奶奶身边看望陪伴她。

老公的兄弟曾祥专是永福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曾祥专患有智力残疾,为了改善生活,他的妻子和女儿都去了外地务工,一年都很难回来一次。因为赵必年的婆婆住在曾祥专的家中,所以赵必年去照顾婆婆的时候也时常帮衬下曾祥专。在曾祥专家修建房子的时候,因为建房资金有限,房子建的不是很好,为了让婆婆和兄弟有更好的居住环境,赵必年主动垫资了6万元,这些钱几乎是她多年来省吃俭用抠下来养老钱的全部,但是为了家人她毫不犹豫的拿了出来。赵必年说:“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是一家人,让家人过得更好是每个人都会做的。”

生活中的赵必年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附近的邻居遇到困难她会主动带去帮助,村里、组里的事情也常常义务去帮忙,大家对她的评价都很高,她也一直在感化、带动着身边的人。

“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所奉行的传统美德之一。赵必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身边传承。

责编:蔡依秦

鼎城新闻
最新资讯
我要报料

  下载APP